0791-83068301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新党员在入党时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百余年来,几经演变的入党誓词,一定程度上记录了不同时期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历程的浓缩。
建党初期:突出强调“对党忠诚、永不叛党”。
在成立初期,我们党并没有把入党宣誓作为发展党员的必经程序,只要承认党的纲领、有介绍人、经过审查即可入党。大革命失败后,党员数量从革命高潮时近六万人锐减到一万多人,党组织被打散,活动被迫转入地下,党内一些意志不坚定分子在白色恐怖下背叛革命,给我们党造成巨大损失。所以,这一时期党组织尤其重视党员的忠诚问题。1927年10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湖南酃县水口街叶家祠亲自主持了赖毅等六名新党员的入党宣誓,比较规范地提出了入党誓词:“牺牲个人,努力革命,阶级斗争,服从组织,严守秘密,永不叛党。”“永不叛党”成为党员入党之初的基本承诺,并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的核心内容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突出“做群众的模范,对党有信心”。
这一时期,为了加强对新、老党员的教育,党进一步规范了入党仪式和誓词。1939年,陈云同志指出,要规范新党员入党程序,要举行入党仪式,在党旗前宣誓。誓词包括:“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经常地积极工作(模范);遵守党的纪律,永远不叛党(秘密);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要做群众的模范;保守党的秘密;对党有信心;百折不挠,永不叛党。”新的入党誓词强调要做群众的模范、对党有信心。究其原因,是抗日战争爆发后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党的政治威信和影响力大大提高,党员规范的言行可以对人民群众产生积极的影响,加之抗日战争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客观上要求党员要对抗战取得最终胜利充满信心。
解放战争时期:突出“严格执行党的决议”。
这是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关键时期,更加要求党员迅速克服由于长期处于被敌人分割的游击战争环境下产生的某些无纪律、无政府状态,要求个人服从党的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全党统一服从中央。因此,这一时期不同版本的入党誓词多突出强调“严格执行党的决议”。例如1948年,西北局编印的《共产党员课本》所附誓词为:“誓为共产主义,坚决奋斗到底。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努力学习。实行党的政策,服从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倘有违反行为,愿受党的处分。”
新中国成立后:强调“精通业务”。
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同时,外部还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为了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工人阶级率先开展了生产竞赛,而其中的关键就是劳动与技术相结合,提高熟练程度。参与生产竞赛的基本要求是职工对业务的熟练和精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精通业务”成为对当时党员的新要求。这一时期入党誓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思想理论的学习和工作的务实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精通业务”成为入党誓词中新的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强调“履行党员义务”。
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社会思潮交互激荡,部分党员思想上出现了松动。在此背景下,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党章中明确规定了新的入党誓词,全面、系统、科学地总结了对党员的要求和党员应该履行的义务。“履行党员义务”作为入党誓词的主要内容,时刻提醒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党性、履行党员义务。这也是我们党首次以党章的形式把入党誓词的内容固定下来。
回顾历史,入党誓词始终在“变”中延续“不变”,尽管各个历史时期入党誓词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一以贯之的是我们党对党员的严格要求,一以贯之的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一以贯之的是党员的忠诚、担当。奋进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不论担任何种职务、从事何种工作,必须始终以入党誓词为镜检身正己,以入党誓词为尺约束言行,不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稿件来源:党建参阅
网页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8NZkBRS3AMI-ma_L6KQi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