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0791-83068301

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敏灸发展 > 中医养生

一切慢性病,三伏艾疗先灸腹!

日期:2022年07月12日   文章浏览击数:1258

今年三伏灸,仅剩4天,很多人问:我一身慢性病,到底该怎么下手?

今天告诉你一个超简单的方法:灸腹!

一切慢性疾患,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也就是说,一切慢性病都可以在腹部找到其对应的蛛丝马迹。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好处: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的时候,那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通过外气发气冲散,你会发现你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你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有阻滞点,那么一定要赶紧将它导引冲散,因为那必是个隐患。

一、腹部,一切慢性病的原点

脏腑失调是慢性病发生的一大根本原因,而几乎所有脏腑都集中在腹部。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的病变,也大多集中在腹部。

所以腹部对应了许多问题,比如脾胃虚弱、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前列腺增生、肥大、妇科疾患以及内分泌紊乱等症。

找到腹部,濡养脏腑,则气血经络皆动,动则生变,变异为常,异则病,常则健,健则脏调腑通,诸病全消,疾病自无。

只要认真按过自己腹部的人会发现,腹部结聚太常见了。那些痛点、结节、包块、条索、瘀血之类,可能早就成了你腹部的主人。

这些是很多慢性病,甚至是各种肿瘤起始点!

而反过来说,一切慢性疾患,也都可以在腹部找到相应的阻滞点。

当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时,那时您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也许是一个痛点,也许是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推开揉散,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中里巴人说推腹

我们能探按到的腹内痛点,就是六腑闭塞不通之处。

那这些气结,硬块都是从哪来的呢?老话说,生一次闷气,肚子里就多一个气结。

从经脉角度来说,腹部汇聚了任脉,六腑,肾、胃、脾、肝经,为坤土之地,人体之中央。病邪三大来源:风寒六淫;饮食所伤;情绪所感(怨恨恼怒烦等情绪五毒)。都能在腹部这里找到落脚点!

二、腹诊,帮你探寻病灶所在

腹部的确可以反映许多问题,有人一揉腹,就会打嗝放屁,那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效果很好。有人则会发现腹中咕咕水声,这是在腹中沉积多日的浊水,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泄,遗患无穷。

“胃不和则寝不安”,是说肚子不舒服,就别想睡踏实觉。有人长期睡眠不好,或眠浅易醒,或辗转难眠,或噩梦不断。建议赶紧给丹田补补气,会很容易找到阻滞点。这个阻滞点一旦被疏通,那么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告别漫漫长夜忧愁枕,一觉睡过日三竿了。

还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但是像个皮球,这是浊气太多了。必须先放气,放气的方法很多,民间就有“萝卜能通气”的法子。爱出现这种症状的,多是有事儿总闷在心里的人。这种人肠胃时常会出现问题,或痛、或胀、或腹泻。痛点在较深层的地方。

也有的人,肚子软软的,按压哪里都不痛,但是仍然会觉得腹中闷胀不舒,这通常是中气不足,气血过少造成。

类似的表现还有很多,大家不妨来给自己做做腹诊:

1、腹部冷热

按之发热属积、湿、痰、食积化热,冷者属寒。自感胃中灼热者为寒热夹杂,小腹灼热属肾虚湿热,胁下灼热属阴虚血瘀。

2、疼痛

即喜按者属虚,拒按者属实,按之痛移者属气,喜温热者属寒,痛而胀者属气滞,痛而不胀者属瘀血、虚寒,痛而柔软者属虚,痛而腹肌紧张者属实,痛而起包块者属寒凝气结,痛而冷者属寒,痛而热者属热或瘀血。

3、包块

坚硬不移者属瘀血,柔软不移者属痰湿,时隐时现者属寒凝气滞。

4、胀满

胃脘满闷而外形不大者为痞,属寒热夹杂,外形胀大属气滞,有压痛者属实,按之如坚盘一块者属寒痰。全腹胀满属脾胃气滞。小腹自感胀满而外形不胀大者属瘀血。

小腹胀大属下焦寒凝气滞。少腹一侧拘急微胀属肝气郁结。小腹满而小便不利属膀胱气滞。胁下、脐一侧胀满均属肝气郁结。腹满不减,减不足者属实;腹满时减时剧属寒湿或虚寒。下午至前半夜胀满属脾肾虚寒,昼夜均胀满属实热。生气后胀满加重属肝气郁结。刮风天腹胀满属风邪入里,阴天前腹胀晴天后好转属湿。

5、腹水

按之柔软者属气多水少,按之较硬为气少水多。腹有青筋属瘀血、腹大而肌紧张、脐突、下大上小属肾。腹大不能自转侧,胁下痛属肝。身重少气不得卧,烦躁,属心。腹大,四肢沉重,属脾。腹胀大,按之紧者,难治。

6、腹肌紧张度

按之软而薄者属虚,紧硬而厚者属痰湿,索条或一片较硬属寒、瘀。小腹按之紧张属瘀血,上腹紧张多属气滞。

7、悸动

胃脘悸动属心或心脾虚,脐下悸动属水气奔豚。

三、疏通腹部最好的方法——

按揉+艾灸

在腹部做文章最好的方法是艾灸+按揉。有些人艾灸效果不好,就可以先疏通腹部。

揉腹的手法是:一要轻揉,二要贴得紧,三不要用暴力

肚子里痛点怕被按、疼痛会加剧的,是不通之痛,表示是实邪,需用泻法,以疏通邪气。

如果按腹手法下有积聚,却自觉不痛、喜揉喜按的,是不荣之痛,表示是虚症,需用补法,扶持正气。

按腹“重按至痛乃泻,轻按无痛乃补”。

由于江湖上“按腹流派”众多,下面总结几种最简单、好用的按腹方法。

按腹方法集结:

1、仙人揉腹法

由清代养生道士方开所创,这里是简化版,给小孩揉腹用这个方法非常好。

640.jpg

2、来自民间的“捉悸痞”

“捉”住了肚子里会痛的跳疙瘩,就是捉到了病邪之气。

640 (1).jpg

3、中里巴人推腹法

用手指、手掌、拳头皆可:由心窝向下推到小腹,由两边推往中间,肝肾不好的人可多推腹股沟。

(按照下图经络方向)

640 (2).jpg

揉腹后,用一个艾灸盒扣在肚脐上,然后点上艾条灸上30分钟,温润的艾草的阳气会进到你腹部,渗透到五脏六腑。

很多人反映:推腹后艾灸一会儿后,整个腹部暖融融的,有时还会有一股暖流涌向脚底,晚上的睡眠非常好!


四、疏通腹部的好处一箩筐

01
治病效率立竿见影

揉腹,灸腹的效果是特别立杆见影的。快则一周,慢则一个月,腹内气机会明显流动起来,大便通畅、消化增强是一定的,睡眠质量也会明显提升哦。

还比如头疼,你灸肚子两三分钟基本可以缓解;心脏病、心绞痛,胃痛、肠炎甚至腰扭伤也不例外

这是后病前治,上病下治的一个方法。因为脏腑气血是相连通的,前面通了后面也通了,一处真通则处处皆通。

但揉腹一般适合慢性问题,如果急腹症一定要及时就医

02
排寒、助眠

一般灸腹一会,我们的肚子和腿就会热热的,小腹内囤积的寒气也借机排走了。

灸腹对睡眠很有帮助。很多人睡不好的原因,是六腑内被阴寒的东西(冷水痰湿淤血等)堵住了,不通气血,肚子里冷冰冰的。

只要灸开了肚子里阴寒的东西,阳气就回归了,能入到阴里面,阴阳合抱,人就能睡着了。

03
排三浊、宿便,瘦腰

按腹最大的好处,是能帮我们:清空这一肚子的浊水浊气。

所以,在排空三浊的基础上,顺带帮我们瘦个身,or从此脾胃吸收变好了、变身微胖子,都是可能的哦。

04
滋养五脏六腑

刺激腹部补气血,比吃补药都快,一灸,肠系膜上动脉都扩张了,腹部放松以后肠系膜上动脉都充血,一充血很多问题都随着解决了,比吃补药都快。

肠系膜上动脉呈伞形分布,一散开以后,里面的杂质就都排出去了,气血源源不断地灌输进来,力量非常不一样。

且阴阳、表里、气血都在腹部有交汇点,腹部很柔软容易被触动,通过艾灸促进气血在里面运行的速度,当方向、压力、流量改变了,则气血的温度、速度也随之改变。

640 (3).jpg


05
几乎可解决任何慢性病

已故中医大师李世音老人谈到腹部时说过:所有病根,都在此处。因为肚脐及周围是连接先天能量和后天能量的唯一穴位,也是启动先天能量的核心和关键。刺激腹部就是要把产生疾病的供养切断,把疾病的有序化打乱,拔掉病根。

当我们的慢性病牵延不愈,但又不知病因何在、如何治疗时,就去寻找这个腹部的阻滞点(也许是一个硬块,一个痛点,一个“水槽”,也许是一个“气团”)只要把它散开,您会发现您的慢性病也随之消失了。 

如果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慢性病,但推腹时却在某个部位有阻滞点,那您一定要赶紧将它散开,因为那必是隐患。

五、刺激腹部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刺激腹部过程中你可能会摸到痛点,水积,气积,筋结处。这些地方要重点按揉艾灸。

有的人肚子鼓鼓的,按下去不痛,像个皮球怎么回事?必须先放气,“萝卜能通气”“吃豆爱放屁”,也可先灸中脘,气海、足三里等穴。这种人多有事儿总闷在心里,肠胃时常会出现问题。
有的人肚子痛点很多,推不开,通常是气滞时间很长,有瘀血阻滞其中。可查看痛点压在何经的通路上,艾灸大腿上这条经的穴位即可。腹部痛点更要多按揉

还有的人,肚子软软的,按压哪里都不痛,但是仍然会觉得腹中闷胀不舒,这通常是中气不足,气血过少造成的。可喝黄芪等补气。
还有人胸窝下用手一推,咕咕有水声。这是“浊气裹水”,打了几个嗝,或放了屁以后,整个肚子就成了水声一片。这是把死水给推活了,这种浊水可长期停在胃肠影响脏腑正常运行。

推腹而腹内不动,又寒凉的人是腹内有积寒。积寒浅,艾灸中脘、神阙。积寒深,可灸背俞诸穴,俞穴可以直通脏腑,排寒迅速。


 网页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Vdn80Lqz-1EuHvDeNkxRw

 责任编辑:陈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载 (1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