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3068301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有美一人,硕大且卷。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这首诗是《诗经·陈风》中的《泽陂》,以蒲草、荷花起兴,描写女子身材高挑,面容姣好,引得小伙子怦然心动,夜不成寐。诗中的“蒲”,便是香蒲科香蒲属植物香蒲,包括狭叶香蒲、宽叶香蒲、东方香蒲、长苞香蒲等。
入诗入文成典故
香蒲为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浅水之中,浓密茂盛,姿态优美。《小雅·鱼藻》曰:“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鱼在水藻中间游,依靠蒲草乐悠悠。周王他在镐京住,巍峨宫殿好安留。用水藻和香蒲象征周天子在镐京的宫殿,表现其安逸快乐。韩愈《青青水中蒲》:“青青水中蒲,下有一双鱼。君今上陇去,我在与谁居。”仿《鱼藻》诗意而作,此处却用来表现闺中人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东汉刘宽为人温仁多恕,属下有了过失,只取香蒲叶制作的蒲鞭示罚,后人用“蒲鞭示辱”来比喻以德从政。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琴清月当户,人寂风入室。”苏轼《次韵李端叔送保倅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顾我迂愚分竹使,与君谈笑用蒲鞭。”都将蒲鞭之典写进自己的诗中。
隋唐李密少时乘牛去看望朋友,他坐在蒲草编织的鞍鞯之上,将《汉书》放在牛角上挂的蒲蓝中,边走边读。后世遂用“牛角挂书”形容勤奋学习。如陆游《对酒》:“牛角挂书何足问,虎头食肉亦非豪。”
香蒲芳香柔韧,功用广泛,诗人常用其形容女子品德高尚,如《孔雀东南飞》:“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曹魏甄宓《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入食入药可编席
香蒲的嫩芽可以食用,口感爽脆柔嫩,如同新笋,民间俗称“蒲菜”,《周礼》称之为“蒲菹”。枚乘《七发》称“犓牛之腴,菜以笋蒲”为“天下之至美”。《大雅·韩奕》曰:“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席上酒肴何所有?炖鳖蒸鱼味鲜美。爽口蔬菜有什么?嫩笋嫩蒲良厨炊。《本草图经》载:“香蒲,蒲黄苗也,处处有之,而泰州者为良。春初生嫩叶,未出水时,红白色茸茸然。取其中心入地白蒻,大如匕柄者,生啖之,甘脆。又以醋浸,如食笋,大美。《周礼》谓之蒲菹。”李时珍也说:“采其嫩根,瀹过作鲊,一宿可食。亦可炸食、蒸食及晒干磨粉作饼食。”明代诗人顾达《病中乡思》:“一箸脆思蒲菜嫩,满盘鲜忆鲤鱼香。”表达了病中对家乡蒲菜和鲤鱼的渴望。
香蒲还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它的花粉(蒲黄)、全草(香蒲)、果穗茸毛(蒲棒)、带有部分嫩茎的根茎(蒲蒻)、花粉经筛选蒲黄剩下的花蕊毛茸等杂质(蒲黄滓)均可入药。
“离离水上蒲,结水散为珠。间厕秋菡萏,出入春凫雏。初萌实雕俎,暮蕊杂椒涂。所悲塘上曲,遂铄黄金躯。”(南朝谢朓《咏蒲诗》)香蒲具有利尿通便、消痈的功效,用于关格、大小便不利、乳痈的治疗。蒲棒味甘、微辛,性平,归肺、肝经,具有消炎止血的功效,用于外伤出血的治疗。
“偶闲种蒲草,露气落庭深。药小能滋睫,灯前得伴吟。香华他日兆,山水旧时心。更取灵芝并,微风引翠岑。”(明代梁以壮《蒲草》)蒲蒻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凉血、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孕妇劳热、胎动下血、消渴、口疮、热痢、淋病、白带、水肿、瘰疬的治疗。蒲黄滓具有涩肠的功效,用于泻血及血痢的治疗。
蒲叶柔韧修长,是极好的草编原料,可用来编席制扇,还可用来编织草袋、草席、坐垫、茶垫、提篮等。《说文解字》曰:“蒲,水草也,可以作席。”炎热的夏天,躺在蒲席上,柔软中透出一丝清凉,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甚是惬意。《礼记》有“苇席以为屋,蒲席以为裳帷”“君以簟席,大夫以蒲席,士以苇席”,说明蒲席用处极广。陆游《梦中江行过乡豪家赋诗二首既觉犹历历能记也》:“蒲席乘风健,江潮带雨浑。”常见的蒲席进入了诗人的梦乡。
蒲黄药用尤堪夸
说到香蒲,不能不重点提一下蒲黄。蒲黄为香蒲的干燥花粉,是临床上常用的止血类中药,味甘、微辛,性平,归肝、心、脾经,具有止血、祛瘀、利尿通淋的功效。
“香蒲充取蔌如何,花上娇黄粉扑多。破却积瘀生最妙,止将吐衄炒能和。猪脂共傅(敷)肛无脱,姜末同搽舌不拖。去滓调膏堪劈块,小儿嗜食痢难瘥。”(清代赵瑾叔《本草诗·蒲黄》)《神农本草经》将蒲黄列为上品,载其:“主心腹膀胱寒热,利小便,止血,消瘀血。”《本草化义》:“蒲黄,专入脾经。若诸失血久者,炒用之以助补脾之药,摄血归源,使不妄行。又取体轻行滞,味甘和血,上治吐衄咯血,下治肠红崩漏。”
“蒲黄味甘,逐瘀止崩,止血须炒,破血用生。”(明代龚廷贤《药性歌括四百味·蒲黄》)蒲黄性味甘平,长于收敛止血,兼有活血行瘀之功,为止血行瘀之良药,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对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滞,均可应用,但以属实夹瘀者尤宜。蒲黄可单用冲服,也可配伍其他止血药同用,配伍黄芩、竹茹等,可治疗鼻衄经久不止;配伍艾叶、侧柏叶、山茱萸等,可治疗月经过多,漏下不止。
“自检方书坐一床,教寻藁白采蒲黄。画眉连日疏妆合,炼气通宵住道房。倦听瀑声令睡醒,闷拈诗卷遣心凉。犹胜华发从军客,归卧茅檐养战疮。”(宋代刘克庄《友人病疮》)蒲黄味辛,能活血通经,消瘀止痛,可治疗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疼痛、心腹疼痛等瘀血作痛,尤为妇科所常用。蒲黄末温酒服,可治疗跌打损伤;配伍五灵脂,可治疗心腹疼痛、产后瘀痛、痛经。
“蒲黄无毒味甘平,止血用熟行用生,心腹膀胱寒热去,涩肠止泻又止精。”(明代李梃《医学入门·蒲黄》)蒲黄既能止血,又能利尿通淋,配伍生地、冬葵子、石韦,可治疗血淋涩痛。蒲黄止血多炒炭用,化瘀、利尿多生用。生蒲黄具有收缩子宫作用,故孕妇忌用,但可用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导致的出血。
“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宋代苏轼《松花歌》)蒲黄甘平无毒,古人常用其养生。《千金方》有蒲黄酒,具有活血利水功效,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香蒲姿态优美,气味芬芳,能美化环境,功用良多。诗人因之以赋诗,堪称风雅;巧匠因之以编织,实用可夸;良厨烹之以五味,鲜美可口;病人因之以痊瘥,药效良嘉。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网页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07101
责任编辑:王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