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3068301
药研钵是将少量中药材加工成粉剂的常用工具,为旧时药店的必备之物,有铁、铜、木、陶、瓷等质地。由于清代景德镇陶瓷业的发达,瓷质研钵应运而生。
江苏省常熟中医药博物馆内收藏有几件成套的晚清青花瓷药研钵和研杵。这是几种不同规格的青花瓷研钵,研钵中有残留药物,瓷研杵用于研药。这几件研钵都是平底、矮圈足,钵体绘有清代流行的青花图案。
青花瓷是我国的传统名瓷,虽然色泽单一,但在绘瓷艺人的生花妙笔下,线条粗细有致,纹饰饱满繁密,图案层次分明,美不胜收。
药研钵作为中药研药工具,在中医临床使用较普遍,在古代尤其突出。特别在中医外科、骨伤科、喉科、眼科中,大凡秘制丸散膏丹,都是在小小药钵中诞生的。所谓“秘制天地,钵中乾坤”。
瓷质药研钵稳定性强,研制安全,无有害物质渗出,为当时流行的中医研药器具,几百年来受到中医家的广泛使用。但现代医学的兴起,中医学传统工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加上瓷钵是易碎物品,因而存世量也不多,所以显得非常珍贵。(熊秀萍 姚建华 江苏省常熟市中医院)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稿件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27555
责任编辑: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