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3068301
起于清乾隆年间的长春堂,历经风雨,传至第三代孙三明时,因为避瘟散、无极丹的创制和畅销,逐步兴旺起来。20世纪20年代发展壮大成为与同仁堂、鹤年堂、万全堂、千芝堂齐名的京城五大药铺之一。
当年,孙三明身边有一位得力助手和接班人——张子余。张子余名本修,子余是他的号,他是长春堂的拓展者,带领长春堂走入了鼎盛时期。张子余出生于1890年,是孙三明的内侄,年轻时是给茶叶铺和鼻烟铺送茉莉花的。后来,张子余做了孙三明的入室弟子,因为他聪明灵活又能干,特别受孙三明器重。孙三明晚年多病,将修合诸药之法悉数传给了张子余,经营上很多事情也都交由张子余打理。避瘟散的研制和改良,张子余均参与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26年孙三明去世,36岁的张子余接任长春堂经理,孙三明的儿子孙本悟(号润田)为铺东,不参与主理业务。
张子余像。
张子余受孙三明影响,在有“华北道教第一丛林”之称的“白云观”授箓,也做了一名火居道士,人称“张老道”。避瘟散的创制是在孙三明时期,张子余是主要参与者之一。1926年,张子余接管长春堂伊始,就着手编写和印制《长春堂药目》。首版《长春堂药目》题名于1926年。长春堂接手了“仁一堂”后,以长春堂药目为蓝本,于1941年由北京长春堂监制、长春堂印刷局印制了《仁一堂药目》。
经营有方 避瘟散风行一时
张子余进一步改进生产方式,引入现代制药设备,从药材采购、制药生产、包装到销售,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长春堂不但有自己的销售门店、制药厂,还建立了长春石印局,专门生产、印制长春堂药物的包装和说明书,还建有铸盒车间,专门为避瘟散生产包装锡盒。
长春堂太上避瘟散的药盒。
在经营和宣传上,张子余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他深谙营销之道,一方面借鉴仁丹的现代营销方式,一边又开创性地把避瘟散和无极丹推广到北京的各种铺面无本代售,待药卖出后按提成结账。除了在各药房、杂货店寄卖以外,张子余还发动那些四处讨生活的孩子沿街卖避瘟散。很快,大街小巷的药店、百货商场、杂货铺都有了避瘟散和无极丹的身影。张子余善于宣传,他标新立异,经常身着道袍,坐着八抬大轿,以乐队吹吹打打为前导,在前门大街一带免费发放避瘟散。老北京人将这种宣传形式戏谑为“活广告”。长春堂药店也经常开展促销活动,如在每年阴历四月二十八药王生日这天,药品均打折出售,销售十分火爆。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6月10日北京市民汇集天安门声援上海工人、学生的反帝斗争。其时,孙三明因病居家静养,他身穿道袍带领北京长春制药总厂的一百多名员工参与了集会。六月的北京天气炎热,长春堂的工人拿着避瘟散免费给大家发放。避瘟散得到了宣传,长春堂也赢得了很大的声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人反日情绪高涨,各地再次掀起了“抵制日货”的浪潮。一段时间内,日本的仁丹在中国的销量受到很大影响,避瘟散则迅速崛起。在20世纪30年代的老北京曾经流传过“暑热天您别慌,快买暑药长春堂,抹进鼻孔通心腑,消暑祛火保安康”的顺口溜。
长春堂出过赤白两种避瘟散,功效大同小异。赤避瘟散芳香辟秽、通窍止痛,主伤风头痛、鼻塞流清涕、暑令受热、晕车晕船;白避瘟散清暑散风、通窍解毒,主夏令暑热、头目眩晕、呕吐恶心、饮酒过度、晕车晕船、蝎螫虫咬。从配方看,赤避瘟散长于芳香辟秽,白避瘟散长于清热祛湿。以赤避瘟散应用最广。到1933年,避瘟散一年的销售量已高达250万盒,其中以华北、东北销量最大,同时出口泰国、缅甸、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商业扩张 长春堂进入鼎盛时期
卖闻药的长春堂,当年东家伙计仅三五人,到了张子余时代,已发展至150人之多。彼时长春堂不但建立了自己的制药厂、印刷厂,还在天津、太原、青岛等地先后开设了长春堂分号和经销处。长春堂还接办了北京地安门外的“仁一堂”。北京中轴线上有两条比较繁华的商业街,一条是南端的前门大街,一条是北面的地安门外大街。“长春堂”所在鲜鱼口就在前门大街路东、大栅栏正对面;“仁一堂”在地安门外桥头路东与方砖厂胡同交叉口。“仁一堂”全名“仁一堂参茸药庄”,参茸等贵重药材、丸散膏丹、鲜药齐全。
长春堂一跃成为京城五大药店之一。据长春堂老员工说,鲜鱼口以东的西兴隆街14号也曾是长春堂的店面,招牌上写有“花市中医西药”几个大字。不仅如此,张子余利用长春堂积累的资本,进一步在中药行业外扩展商业版图。在前门大街开设了亿兆百货商店,在长巷上头条路西开设了庆丰堂饭庄,在华乐戏园对面和大蒋家胡同南口外两地开设了长春桅厂(即棺材铺),在长巷下头条北口路西本铺旁开设了万古油盐店,在东晓市开设了东升木厂。他经常身着道袍,巡视打理各种生意。
中国自古就有“厚德载物”“达则兼济天下”之语,不管是出于本性还是信仰,抑或是巨额财富激发的慷慨济世之心,张子余延续了孙三明的慈善事业,他资助戒烟所、修缮庙宇、兴办义学,有诸多行善之举。(张立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稿件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28492
责任编辑: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