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0791-83068301

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敏灸发展 > 中医养生

干眼者怎样度过秋燥难关

日期:2023年10月26日   文章浏览击数:880

 干眼者本来就缺乏水分,遇到秋燥季节更是雪上加霜。那么,诸多干眼患者该如何度过秋燥难关呢?

 时令主肺,肺主皮毛,秋季久晴少雨,且夏季余热仍存,气候非常干燥,人们常出现眼干、鼻干、唇干、口干口渴、咽干、干咳少痰、皮肤干燥、大便干等状况。本来就有这些症状的患者,遇到这个时节,症状会明显加重。眼干是全身症状之一,中医将这一组症状叫做“燥病”。“燥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书中记载:“夏伤于热,秋必病燥。”直到清初,喻嘉言在《医门法律》“秋燥论”一篇中才正式提出了“秋燥”病名,并创立清燥救肺汤。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说:“《内经》云:‘燥热在上’,故秋燥之证,先伤肺津,次伤胃液,终伤肝血肾阴。”

 此病病变重心在肺,病位在上,轻窍不利;损伤肺胃之阴者居多,严重者伤及肝肾阴血。可见,秋燥影响的范围广,对人体的损伤也较大。

 哪些人容易患燥病?

 素体虚弱,抵抗力不足,容易感冒;或者素体阴液不足;或者夏季汗多,津气受伤,此类人容易患秋燥之病。

 患了秋燥怎么办?

 《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滋阴是主要治疗原则。

 给大家介绍一个应用于临床多年,行之有效、口味良好的治疗秋燥的方剂:

 杏仁9克,桃仁6克,百合9克,麦冬9克,干地黄12克,麻仁9克,阿胶9克,生干草6克,白芍9克,枇杷叶6克,玉竹6克,石斛9克,党参6克,枸杞子12克。水煎服,或者用养生壶煮好后代茶饮。日1剂,应用2~3周。

 另外,还应注意饮食起居,勿贪辛辣炙烤之品,多吃秋梨、百合、山药、莲子、莲藕、蜂蜜、山楂、萝卜、甘蔗、香蕉、苹果、橘子等应季食品。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还有养阴润肺、生津止咳、润燥化痰、利尿解毒、化瘀补气的作用。天气凉爽,还可增加户外运动,但勿熬夜及过度劳累,勿精神紧张或烦躁,以免心肝火旺,加重燥证。干眼患者,除了进行全身调整外,还要加强眼表滋养滴眼液的应用,或戴湿房镜。

 如此内外兼治,定能有助于您安度秋燥难关。


稿件来源:家庭中医药

稿件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W4WPilwShON0fFMuC-kMg

责任编辑: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5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