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0791-83068301

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敏灸发展 > 中医养生

立冬养得好,全年病痛少!做好这件事,让你整个冬天阳气满满

日期:2023年11月08日   文章浏览击数:1073

 立冬。“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中医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养生也因此迈入了“冬藏”的阶段。

 《黄帝内经》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冬季气候寒冷,草木凋零,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季节也正是人体养藏的最好时刻。人们应当注意保护阳气,养精蓄锐,做到早睡晚起,以待日光。

 01 多晒太阳补阳气

 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常晒太阳能补充人体阳气。清代著名养生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中说:“背日光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背梁得有微暖,能使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

 “冬天晒太阳,胜过喝参汤”。经常晒后背补阳气,就是对抗寒邪入侵一种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老年群体的健康保健。

 晒背的好处有:调理脏腑气血、温煦经络、提神养气、杀灭细菌、缓解压抑情绪、增强免疫力……在阳光比较温和的时段到户外晒晒后背,每次晒半小时,就能收获很好的健身效果!

 02 冬季主藏肾为先

 《黄帝内经》中说:“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冬天天气寒冷,寒也与肾相应,最易伤害肾的阳气。肾为先天之本,阴阳的源泉,冬天养好肾,健康的根基就稳了一大半。立冬开始养肾,不仅能增强人体抗寒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帮助我们安然过冬,还能为身体打好“根基”,来年春天才不容易生病,所谓“冬藏精,春不病温”就是这个道理。

 《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艾草有温阳、暖宫、除湿、通筋活血的功效。

 立冬节气,养肾当灸关元穴、命门穴、肾俞穴。

关元穴.jpg

命门穴.jpg

 肾俞穴.jpg

这三个穴位对肾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保健作用,中医说“肾为先天之本”,养护好肾就是在激发先天潜能,从而充沛人体精力,有益于扶助人体正气,防御外邪。

 03  立冬养生四原则

 少咸多苦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冬季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就应该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抗御过亢的肾水了。

 少寒多温

 冬季进补应驱寒暖胃。从中医角度讲,冬季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过程,如果不慎受凉,会使得寒邪内克于胃肠,导致胃肠不适。应多吃温性、热性食物,以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

 早睡晚起

 冬季应早睡晚起,着眼于“藏”,不轻易扰动阳气,也不过度忧心操劳、躁动心神,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适当的睡个懒觉也是可以的。

 恬淡安静

 情志方面,中医讲究入冬后,情志要恬淡安静、寡欲少求。这样可以使得神气内收利于养藏。冬至万物凋零,常会使人触景生情、郁郁寡欢,改变这种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就是多参加娱乐活动,如跳舞、弈棋、画画、练书法、欣赏音乐等,这样可以消除冬至低落情绪,振奋精神。

 立冬时节不妨和家人一起团团圆圆,暖暖地迎接冬天的到来!


稿件来源:热敏灸健康集团

稿件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g79ahO4MisnutiL7F4jwQ

责任编辑: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5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