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3068301
入冬后,随着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大家更该注意身体的保养,尤其是五脏。
接下来,给大家推荐5个养生穴位,只需简单动动手指,没事就多按按,就能把五脏养得好好的——
养肝,按太冲穴
太冲是肝经的原穴,即有发源、原动力的意思。可以说,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中医认为,经常按揉太冲穴,能疏肝理气、平肝熄风,还有利于舒缓不良情绪,并缓解伴随情绪不佳而来的胸胁胀闷感。
临床研究也发现,太冲穴的疏肝效果尤其显著。
取穴:在第一、二足趾间,向足背的方向摸寻约2横指宽度,按压有凹陷感处即是。
图源:家医自制
方法:用双手同时揉按左右脚的太冲穴,以能感受到酸胀感或胀痛感为宜。每次持续3~5分钟,早、晚各1次。
养胃,按中脘穴
中脘穴可谓是“养胃第一穴”。
中医认为,中脘穴是胃经的募穴(即经络中气血最充足的地方),被认为“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也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的重要穴位。
取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处)。
图源:家医自制
对中脘穴采用不同的按揉方法,还能获得不同的效果:
改善食欲不振:右手掌根先在穴位上做顺时针按摩,同时保持呼吸均匀;按摩3~5分钟后,将双手搓热,掌根重叠置于中脘穴上,配合呼吸进行按压,即呼气时下按,吸气时掌根紧贴着皮肤一起上抬。如此反复3~5分钟,至胃脘部有温热感为宜。
止胃痛:用拇指按压中脘穴三分钟,或用刮痧板(牛角梳背面、瓷调羹等)刮拭中脘穴。
注意:按压时,力度要柔和而渗透,按压时间以疼痛缓解为度。每次持续3~5分钟,每日3次。
养肺,按鱼际穴
鱼际所处位置肌肉丰隆,形如鱼腹,故而得名。当我们用一手手掌轻握另一手手背,弯曲拇指,按之酸痛明显处即是鱼际穴。
图源:家医自制
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音同莹)穴,即气血出入的关键穴位之一。
经常按摩鱼际穴,可清肺热、平咳喘、利咽喉、消疳积,还常用于调理声带,对慢性咽炎、声带过度劳累引起的音哑、失声等有较好疗效。
方法:拇指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以出现酸胀感为宜。
注意:点按压时,要使力度深达皮下组织,而非只在皮肤表面按揉。
补肾,按涌泉穴
位于脚心上的涌泉穴,有着“肾经之气犹如涌泉之水”的意思,因此也被认为是肾经经脉的第一穴。
经常按揉涌泉穴,可起到补肾阳、固肾气的作用,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还能行气活血、安神助眠。
取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
图源:家医自制
方法:先用一侧大拇指点按另一侧的涌泉穴;每次3分钟,按至足心发热后,再换另一只脚操作。力度大小,则以自己舒适为宜。
养心,按神门穴
神门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常按可补益心气、安神助眠,尤其适用于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引起的失眠。
取穴:在手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稿件来源:养生每日推送
稿件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fZJXYTWA5WPK2RrSpEuAw
责任编辑: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