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0791-83068301

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敏灸发展 > 中医养生

小雪丨凛冬初始,风雪将至,做好这“三藏”,整个冬天暖洋洋

日期:2023年11月22日   文章浏览击数:1164

 今天是24节气的小雪,当冷空气来临,常常伴有入冬的第一次降雪,但因地气还没有足够寒凉,雪量不会很大,故称小雪。

 小雪是“天地积阴”的日子,自然界阴盛阳衰,万物蛰伏,生机潜藏。人与天地相应,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人体气血由外向里收敛,精、气、神趋向伏藏,机体新陈代谢变慢,此时养生的重点在于“藏”。

01 小雪养生,做好三藏

 小雪养生,贵在“冬藏”!“冬藏”到底要藏什么?一藏身体、二藏能量、三藏肾阳。

 ● 一藏身体 

 中医认为,冬天应祛寒保暖,护藏阳气,尤其要护好头、颈、肩膀、腹部、背部、膝盖、脚这些关键部位,不能受风受寒。

 冬季穿衣要依据温度随时调整,外出衣着过少易感冒,耗损阳气,穿着过多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人体将会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

 ● 二藏能量

 老话讲,“冬季一进补, 来春打老虎”。

 冬要温补: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有选择的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 三藏肾阳

 冬属水,主封藏,宜养肾。

 寒与肾相应,最易消耗肾的阳气,阳气一伤,人就容易发生腰膝酸软、易感风寒等症状,所以藏阳一定要注意护肾。

 小雪节气保健灸取穴:命门穴、太溪穴、关元穴。

命门穴.jpg

 命门穴,顾名思义,就是“生命之门”的意思,古代医家认为命门内含有真阳,五脏六腑以及整个人体的生命活动都由它激发和主持,艾灸此穴能养护“命门之火”。

太溪穴.jpg

 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被称作是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艾灸这个穴位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增强身体御寒、抗病的能力。

关元穴.jpg

 关元穴是“封藏一身真元之处”,灸法借助火力,有行气活血、补益阳气的作用,施之关元,能使肾中精气盛而体日壮。

 冬不藏阳,寒凝心脉,心脏易缺血,人会感到心悸气短、胸闷胸痛,所以艾灸命门穴、太溪穴、关元穴除了敛藏肾精,对养护心脏也有帮助。心脏不好、血压不稳定的朋友,最好加灸内关穴、神门穴,加强心脏功能。

02 小雪时节,预防冻疮

 小雪时节开始,冻疮易发。中医认为,冻疮多为身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阳气不伸,寒凝血淤而致。冻疮主要好发于手背、足跟、耳廓等暴露部位,多呈对称性,轻者受冻部位皮肤先苍白,继而红肿,或有硬结、斑块、青紫,暖热时自觉灼热、痒痛。

 冻疮虽然易复发,但注意防护也能根除。对付冻疮关键在于预防,而且是越早越好。

 ● 醋纱热敷

 醋有散瘀消肿的功效,加热后兼备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减轻水肿,有助防治冻疮。

 方法:将食醋用醋加热后,用纱块沾上醋液,然后敷在容易发生冻疮的位置上,每天早晚各1次。

 ● 冷热水交替泡脚

 在天气转冷时,用冷热水交替泡脚,也能够预防冻疮复发。

 方法:准备两盆水,一盘为15摄氏度,另一盘为45摄氏度。先在15摄氏度的盘中泡5分钟,期间快速搓热手掌与脚掌,至皮肤发红;再于45摄氏度的盘中泡5分钟,重复交替3次。

 ● 生姜搓擦

 小雪时节开始,可以用鲜生姜来防治冻疮。

 方法:把生姜切片,在冬季容易生冻疮的皮肤局部反复涂擦,每天2次~3次,坚持一周以上,可有效防止新发或再发冻疮。

 特别要注意的是,冻疮发生后不能用热水烫,同时要避免患处皮肤破损。


 稿件来源:热敏灸健康集团

 稿件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EOt5g9G-aVJvwYTRM9cFw

 责任编辑: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5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