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0791-83068301

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敏灸发展 > 国医文化

用音乐疗愈身心

日期:2024年04月08日   文章浏览击数:1148

 当晨曦东现,继之红霞铺天,沉寂了的万物从清脆的鸟语中醒来。一个舒畅的深呼吸之后,你迎来信心满满的新一天。空山鸟语、飞瀑流泉、蛙鸣虫唧、芭蕉夜雨……这些天然的乐章,曾经是伴随人类在原始的自然环境里最直接的听觉感受。当人们思维和情感的抽象空间发育到足够移情移景,足够储存记忆与容纳畅想,于是,隐藏在内心深处对某些敏感声音的渴望必然要与大自然的天然乐章相共鸣。如果天长日久地闻听自然音乐之美,人们的心境定当超然物外,乐在其中。

 自然的声响尚且让你情随境迁、心旷神怡,那么,置身于丝竹管弦、黄钟大吕之中,你又是何等的心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艺术的音乐,总会撩拨你的情怀,引发你或惆怅低回,或昂扬奋发,或心如止水,或激情澎湃……

 音乐不只是一种旋律,更是一种语言,穿透心灵的声音会引发、催生欢乐、悲哀、忧郁、诙谐、豪迈的情绪,音乐的魅力可以直抵人的心灵、拨动人的神经,音乐是让人在流动的、玄想的体验中灌溉心灵的药方。逐而渐之,音乐与诗、与情、与志趣、与礼乐、与修身养性交融在一起,滋养、营造着人们的心灵生态,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中医素来强调人体形与神的统一,重视音乐与身心健康的联系,近年来更是把音乐引入康复养生。《黄帝内经》记述“宫、商、角、徵、羽”五种不同的音阶与人的五脏对应。该书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又载“角为木音通于肝,徵为火音通于心,宫为土音通于脾,羽为水音通于肾”。五音可以影响人的性格和行为。《晋书·乐志》载:“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倾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谦恭而好礼。”

 音乐养生保健的道理何在呢?《乐记》载:“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音乐首先作用于心理,然后作用于生理。不同体质的人对音乐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音乐对不同生理和心理状态的人有调养疗愈作用。

 音乐独特的疗愈与养生功能,在古今中外被普遍认识。如今,以音乐保健为内容的“音乐疗法”,亦称为“音乐养生”,涉及音乐学、心理学、医学、哲学、美学等多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科学。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中溯源音乐养生之旨,则更能体验“乐者,心之动”“乐者,德之华”之妙。(胡文俊  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稿件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46599

 责任编辑: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5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