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0791-83068301

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热敏灸发展 > 中医养生

《养老奉亲书》的四时养生观

日期:2024年06月18日   文章浏览击数:929

 中医早在《素问·四气调神论》中便提出了四时养生的观点,“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见,人为自然之子,天人相应,只有顺应四时的变化,因时制宜,使人体内在脏器与外在环境统一协调,方能百病不生。

 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也赞同这一观点,认为“人,万物中一物也,不能逃天地之数”,并结合老年人生理、病理特点,提出了“依四时摄养之方,顺五行休旺之气”的四时养生法则。陈直强调保健养生要顺应四时,认为“春温以生之,夏热以长之,秋凉以收之,冬寒以藏之,若气反于时,则为疾疠,此天之常道也,顺之则生,逆之则病”。可见,四季有不同的养生方法,顺应季节的特点来养生,则身强体健,反其道而行之,不但达不到养生效果,甚至有患病的可能。那么,老年人四季的养生方法分别是什么呢?

春季

 陈直在《春时摄养第九》中指出春天“阳气初升,万物萌发”,认为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天地气生,万物荣茂。故而,春日养生应顺其生发之气,可“择和暖日,引侍尊亲,于园亭楼阁虚敞之处,使放意登眺,用摅滞怀,以畅生气;时寻花木游赏,以快其意”。

 此外,陈直还强调,因老年人具有“气弱、骨疏,怯风冷,易伤肌体”的生理特点。故而,在乍暖还寒的春天带老年人出游时,尤应“多穿夹衣,过暖之时,一重渐减一重”,注意保暖,不可骤减衣物。

夏季

 夏季被陈直称为“最难治摄”的季节。究其缘由,陈直在《夏时摄养第十》中阐述为“阴气内伏,暑毒外蒸,纵意当风,任性食冷,故人多暴泄之患”。可见,夏季天气炎热,世人多贪凉,或是肆意吹风,或是过食生冷,都会出现腹泻不止的情况,伤其阳气。

 尤其老年人具有“气弱”的生理特点,若在夏季贪凉,多食生冷瓜果便会腹泻不止;若于檐下过道处纳凉,则易被“贼风”所伤,均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秋季

 秋季草叶枯落,花木凋零,易使人们生出悲秋之情。老年人尤易被自然界衰败之象所感染,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不利于养生。为此,陈直在《秋时摄养第十一》提出,此时子女应“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帮助老年人尽快走出因季节变换引起的哀思。

 秋天宿疾易发,为了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应提前做好应对,“计其所发之疾,预于未发以前,择其中和应病之药,预与服食,止其欲发”。即在老年人疾患未发作之前,预先进行药物调理,以延缓疾病发作。

冬季

 冬季是主蛰藏的季节,陈直认为,由于老年人具有“血气虚怯,真阳气少”的生理特点,故而在冬季“最宜居处密室,温暖衾服”,“不可轻出,触冒寒风”,做好保暖,减少外出,以避免感染寒邪。

 此外,在《冬时摄养第十二》中陈直还提出,老年人“多有上热下冷之患”。故而,老年人在冬季应避免食用辛温燥热之品,以避免出现虚阳上越的情况,耗伤阳气。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稿件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52159

 责任编辑: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50.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