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3068301
通俗来讲,脂肪肝就是肝脏内堆积了太多脂肪,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影响了肝脏的正常功能。最近几个朋友体检后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向笔者咨询有无办法可以逆转,结合他们的体质和病情,我制定了个性化防治方案。其实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按揉内关、丰隆、天枢和期门等4穴,起到降浊消脂的作用,有效防治脂肪肝。
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
脂肪肝是脂肪性肝病的简称,临床上可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前者又称为酒精肝。脂肪肝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在我国也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如果不及早防治,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根据肝细胞脂肪变的程度,脂肪肝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腹部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手段。需要强调的是,脂肪肝并非胖人专属,瘦人也有得脂肪肝的风险。常饮酒、“三高”慢病人群,需多加警惕。
脂肪肝在中医典籍里无确切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肝癖”范畴,多因嗜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度、情志失调、他病传变等,而使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湿瘀,壅滞肝络,体内肥浊之气蓄积于肝而致。脂肪肝临床症状可见右上腹不适或胀满、肝区隐痛、全身乏力、大便黏滞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
腧穴调理
内关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在前臂掌侧,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具有宁心安神、疏肝和胃、止痛的功效。内关穴为心包经络穴,可通达联络心包、三焦表里二经,调理三焦、宣上导下;又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阴维脉主一身之里,是手足三阴经的纲维,故内关在临床上擅长治疗内脏疾患。按揉内关穴时可与脾经络穴公孙相配,可调理肠胃,有助于降低胆固醇、降解体内脂肪,有效防治脂肪肝及其引起的腹胀、疼痛等症。
丰隆
丰隆,足阳明胃经腧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丰,有满之意;隆,指隆起、盛而言。丰隆穴所处肌肉丰满而隆起,又因阳明经多气多血,为谷气隆盛之脉,故名。丰隆穴具有化痰定喘、宁心安神的功效。丰隆穴是胃经络穴,联络脾、胃二经,可健脾利湿、化痰消脂,是治痰要穴。按揉丰隆穴时可与足三里穴合用,起健运脾胃、降浊消脂之功。
天枢
天枢,足阳明胃经腧穴,在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枢,指枢纽;脐上应天,脐下应地,本穴位于脐旁,为天地上下腹之分界,正当人身之中,通于中焦,为中下二焦气化出入之枢纽,故名。天枢穴有调理肠腑、升降气机的功效。天枢为大肠募穴,能驱邪泻实,通调大肠、行气止痛。故按揉天枢穴能起到通利肠腑、降浊消脂的作用,可加速人体代谢,对脂肪肝起到防治作用。
期门
期门,足厥阴肝经腧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本穴为十二经气血归入之门户,具有疏肝健脾、和胃降逆的功效。肝胆二经循行布于胁肋,期门为肝经募穴,位于胁肋部,临近肝部,选取该穴按揉调理,可以疏泄肝胆气机,又能疏通胁肋部经络,缓解脂肪肝带来的肝区隐痛等症状。
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主要与肥胖、2型糖尿病、过量饮酒、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所以,防治脂肪肝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避免高脂肪、高能量、高蛋白质、低纤维的饮食结构,三餐定时定量,限制饮酒;加强体育锻炼,结合年龄、性别等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式,可选择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谨慎服用各类药物;定期健康体检,加强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调理。如能再坚持按揉上述穴位,可起事半功倍之效。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稿件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55137
责任编辑: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