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3068301
近年来,江西省赣江新区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理念,持续探索知识产权工作创新实践路径,2022年,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6件,全省第一。
高起点谋划,全要素推进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注重从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平台支撑体系建设入手,设立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驻赣江新区分中心,华东交通大学获批省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上线运行赣江新区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并集成“赣江海智”“赣江创新”“赣江创业”“赣江杰青”以及重大技术项目攻关“揭榜挂帅”等政策,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蹄疾步稳推进知识产权工作全面开展。
高标准保护,全领域构建“四位一体”保护格局。部门协作联动,强化知识产权部门协作配合,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昆仑”“龙腾”等专项行动,对于重复专利侵权、专利代理严重违法等失信行为进行惩戒,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法治环境。行政司法互动,深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设立“法官工作室”“检察官办公室”,率先推行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新模式,形成了“一套工作机制、一个多元化解纠纷平台、两支调解员队伍”,2022年办结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案件5件。同时,积极与赣江新区国际仲裁院对接联系,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政企联盟促动,依托生物医药产业联合会,加强政企交流沟通,促进专利协同运用,提升产业竞争力。
高质量运用,全方位提升知识产权综合效益。坚持市场导向,促进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金融资本、产业发展有效融合。在全省率先推出职务科技成果赋予科研人员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国家中药资源与制造技术创新中心和中医香疗大健康研究院先行先试,努力推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转化。与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联合举办高价值专利培育和专利导航培训班,10家企业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有效发明专利增长36.4%。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年举办融资对接会6场,完成质押融资额1.1亿元,让企业“专利”变“红利”,“知产”变“资产”。
高效能服务,全过程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行知识产权“一网通办”服务,制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工作清单,畅通与南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绿色通道”,为创新主体提供“三快速一协同”服务。引入知识产权第三方专业服务,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合作,选派3名骨干力量固定驻点新区分中心,为新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化、精准化知识产权服务。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服务,梳理编制新区知识产权“服务指南”,汇集形成“政策礼包”,采取“政策入企、服务上门”方式,对新区直管区企业全覆盖走访,针对性助企纾困解难;对新落户新区企业提供2年免费服务期,全程跟踪指导,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及管理能力。(卢慧)
稿件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稿件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111802/6962084
责任编辑: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