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0791-83068301

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这是一场江西医药产业的盛会

发文单位:江南都市报   日期:2021年08月02日   文章浏览击数:1289

7月28日至30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在南昌举行,通过这次论坛的举办,让世界传统医学的焦点汇集江西,有利于从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推动江西中医药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助推江西由中医药资源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近年来,我省致力打造中医药强省,中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全省中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此外,我省在赣江新区打造中医药科创城,为做强“中医药”产业链,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文明宝库的钥匙。江西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药发源于江西的西江文学,是中国中医药文化的标志。中国四大传统中,江西“樟树帮”“建昌帮”就占据其二,至今还有“药不到樟树不齐,不经樟树不灵”的美誉。

7月28日至30日,2021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在南昌举行,展现了江西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态势。

江西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药的代名词“杏林”来源于三国时期名医董奉在江西行医的故事。从东汉到民国,名医辈出,著作丰富,有据可查的医药学家达2000余人,集中活跃在旴江流域,形成了“旴江医学”流派,中医药著作700余种,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宋代著名医家陈自明,是我国医学史上杰出的妇产科专家,著有《妇人良方大全》;元代的危亦林是著名的骨伤科专家之一,著有《世医得效方》;清代著名医家喻嘉言,著有《医门法律》,等等,对中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江西致力打造中医药强省,推动形成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中成药制备,商贸流通的完整产业体系,中药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和救治中,我们坚持中西医结合,使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联合西医,治疗率为97.9%,有效率达到了99.45%。

江西是全国为数不多具备中医药制造、种植、加工、流通完整产业体系的省份,拥有中药材资源3000多种,拥有各级各类中医医院121所,以及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高专、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等20余家在业界享有较高知名度的科研院所,已形成南昌、宜春、吉安、赣州、抚州等多个产业集聚区,集中了中医药规模以上企业200多家,全省中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

中医药科创城打造健康小镇、热敏灸总部等

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2021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在赣江新区中医药科创城开幕,科创城的建设新貌引来众多中医药专家学者点赞,赞叹江西中医药创新发展驶入快道。

2017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建设方案》,9月正式启动建设。2019年5月,省委、省政府将中医药科创城划入赣江新区直管区。2020年1月,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

中医药科创城总体规划162平方公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以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中医科学院健康产业研究院、中药制药工艺与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三个“国字号”创新平台为主轴,大批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新型研发机构为依托,形成独具特色的“3+N”创新研发格局,现有公共研发平台24个,龙头、瞪羚、独角兽企业项目31个,包括中医药科创城创新示范基地、生物医药产业园、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三大重点创新平台,江西省道地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江西省医疗器械检测中心两大中心。

今年,中医药科创城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布局以中医药为核心的战略性产业,打造一批行业影响大、创新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地标”。着力壮大产业链。紧盯大企业、大财团,引进集中连片开发商,建设打造白马庙片区5G健康小镇,重点引进中国金茂、华润医药等央企国企和热敏灸总部、南大一附院江西省转化医学院等本土中医中药品牌,推动中医药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向下游拓展,形成“中医药+”“+中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等集群集聚发展的态势。着力激活创新链。加快已有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快引进中医药强企研发中心,以台湾DDS技术平台为契机,筹划启动赣台中医药科技园建设,形成研发大综合、大集成,同时将孵化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各大企业实现产业化。着力优化政策链。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与政策链的无缝对接,加大对接国内外医药科技前沿、行业政策和产业动向,研究并制定更具针对性、操作性、全面性和含金量的科创城中医药产业政策体系,更好地引导和服务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政策洼地”。

围绕中医药强省目标出台政策支持发展

“2021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江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也给我们本地中医药企业增添了信心和动力。”7月29日下午,在论坛开幕式上,江西普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军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在本土成长起来的一家企业,既是其中医药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发展的受益者。

肖军平非常欣喜于近年来江西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期许。“我在中医药行业干了20多年,我认为现在的产业发展的核心还是人才,通过科技项目来引巢筑凤,除此之外,产业发展基金也很重要,如果我省加大人才引进,并且设置产业发展基金,那么江西的中医药产业会迎来腾飞发展。”肖军平说。

记者从省中医药管理局获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近年来,围绕建设中医药强省目标,我省先后出台了《江西省中医药条例》《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和重大举措。在完善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方面,鼓励科室间、院间和医联体内部开展中西医协作,逐步形成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探索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落实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将中医师查房制度落实、中医会诊人次、中医参与治疗率等中西医结合工作成效纳入医院等级评审和绩效考核内容,综合医院中医药参与治疗率提升至50%以上。在综合医院设立中医科(中西医结合中心)、中医管理科,强化临床科室中医医师配备,开展临床医师中医药专业知识轮训。再如在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水平方面,提出支持中西医结合学科(专科)建设,打造一批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平台。对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予以倾斜,用5年时间形成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等。

同时,在对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中,在高层次人才评选中探索对中医药人才单列计划、单独评价基础上,我省还提出了在职称评定中探索对中医药人才职称晋升单独分组、单独评审、单设比例等。

我省是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台落实文件最早的省份之一,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工作落实的力度,坚持目标导向,加强效果评估,发挥好政策红利,有力推进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步。


稿件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网页链接:https://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21/08/02/019352044.shtml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