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3068301
近日,《兰州市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经兰州市政府同意印发。《方案》聚焦中医药强市建设,从六个方面确定20项重点任务,明确到2025年,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广泛,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政策机制和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中医药在医改中发挥作用更加突出,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中药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新突破,力争位居全省前列。
《方案》提出,推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标扩容,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的办医主体责任,市中医医院争创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各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医院、专科医院加强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建设。支持各县区中医医院实施改扩建项目,改善办医条件,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区,打造“15分钟”优质中医药服务圈。依托市中医医院建设兰州市中医疫病防治基地。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质升级,每县区建成1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到2025年,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方案》提出,推动中医药人才科技引领提升,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到2025年,力争培育5名中医药优秀人才、100名中医药骨干人才、中医药师承继承人150人、100名推动乡村振兴产业中医药相关领域人才,实现基层卫生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全覆盖。
《方案》明确,推动中医药产业培优壮大,优化产业布局,以甘草、板蓝根、百合、玫瑰等特色中药材为主,在永登县、榆中县、七里河区建设一批兰州道地、特色中药材规范化生态种植示范基地。支持佛慈、和盛堂等中药企业探索适合中药特点的新药开发新模式,提高技术水平与规模效益,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巩固提升六味地黄丸、元胡止痛滴丸、当归腹痛宁滴丸、贞芪扶正胶囊、奇正消痛贴膏等独家、特色、优势中药品种竞争优势。
《方案》明确,推动中医药文化弘扬普及,建立中医药文化科普长效机制,创新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模式,加强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全面推进中医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兰州市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对外交流合作。
《方案》还提出,推动中医药发展保障促进,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认真做好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加大对公立中医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政府投入。探索对康复医疗、安宁疗护等需长期住院治疗的中医优势病种,可按床日付费。探索对治疗周期长、风险可控、需持续治疗的中医病种,开展日间中医医疗服务。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稿件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35578
责任编辑:刘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