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3068301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陈阳报道:在上海疫情攻坚期,江西省援沪中医医疗队于4月10日迅速抵沪。12日,该队队员陆续进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N3、N4和N5舱区,开展中医药救治工作。医疗队中有开展过多批防护培训的专家、参加过援鄂抗疫的“老兵”,也有首次入舱的“新兵蛋子”。在抗疫过程中,他们用日记记录了中医人的风采。
●辨证施治,发放中药颗粒剂
4月12日 吴鹏 赣州市中医院内二科 副主任中医师
作为一名援鄂抗疫“老兵”,接到援沪通知后,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进驻N3舱区后,虽然患者大多是轻型或无症状感染者,但苦于遭受咳嗽、咽喉痛等病症折磨,不免烦郁。我和队员们通过对患者望舌色、看舌苔,辨证施治,给患者发放中药颗粒剂,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上海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用我们的特长解决病患之苦
4月12日 张淑香 于都县中医院内一科 主治中医师
今天,我6点多就起床了,精神饱满。第一次进驻方舱,能够直接为患者开展中医药救治工作,心里难免有些激动和紧张。进驻N3舱区,简单熟悉工作环境后,我和队友迅速投入到查房、发药、慰问患者等工作中。大多数患者有咽痛、咳嗽等症状,适合中药干预。我们需要做的是,仔细观察、拍摄舌象,辨证问诊分析后予以对证中药颗粒剂治疗,认真记录跟进。
能用我们的特长解决病患之苦,这正是我要做的。患者亲切地称我为“大白”,我心中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真心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康复。
●调整呼吸,把工作做到细致准确
4月13日 孙阳胜 宜春市中医院急诊科 主治中医师
今天是我们组队员第一次进入方舱N4舱区,负责中医救治工作。自己从来没有进过方舱,心中难免有些紧张。好在先前感控专家对我们进行了系统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也给我们分享了经验,重点交代感控细节和注意事项。在去的路上,队长又再次强调注意事项,我们进舱的自信心和底气也更足了。
里面的病人很多,年龄跨度大,最小的只有三岁。防护服让我感觉有点憋闷,加上气温较高,防护服内的温度明显高于舱内温度,汗水不停地流,好在我很快就调整自己的呼吸和步伐,让自己呼吸尽量平稳,把工作做到细致准确。
等疫情过后,一定要尽情感受一下黄浦江的晚风,登上东方明珠塔,体验一下国际大都市的人潮汹涌。
●利用中医特色治疗手段提高疗效
4月14日 权六根 永丰县中医院内二科 副主任中医师
一进入N5舱区,就对所负责区域全面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等情况。患者对中医药治疗接受程度还是蛮高。发放中药的时候,我们引导他们有序地到事先布置好的一个比较宽敞且通风较好的区域,一人负责用工作手机拍患者舌象,一人负责询问病史,记录患者个人信息及病历,一人负责发药及做好患者心理疏导,这样配合下来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感染风险。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耳穴埋豆等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帮助提高疗效;还将带教患者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通过运动舒缓患者焦虑情绪,增强免疫力。
每天从方舱医院出来已疲惫不堪,但心里充实。守“沪”有我,全力以赴,相信阳光就在风雨后。
●防护服中的衣服被汗水浸湿
4月14日 张时文 赣州市中医院内一科 主任中医师
月初看到援沪通知后,我立即报名请战。这是中医师的天职,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进驻N3舱区前,当我被护目镜和防护服包裹起来的一刹那,职业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只想着快点去执行任务,尽快遏制病毒的肆虐。查房、望闻问切、发放中药,几个小时下来,防护服中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我相信,疫情定会散去,上海的活力和繁华必将重现!
●用中医知识缓解血压高患者焦虑
4月15日 唐娜娜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科 副教授
今天有位患者自述血压高,因疫情被封控家庭收入锐减,内心十分焦虑,导致血压更高。我立即通过中医的情志疗法安抚患者,唠家常,缓解患者焦虑,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了中医药健康知识。我们交谈甚欢,患者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现在她的情绪稳定,心情也好了起来,我很欣慰。目前,患者对中医药接受度较高,上午我就给N3舱区50余人发放了中药。
●作为院感“老兵”不负中医人的使命担当
4月15日 肖慧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科 主任护师
今日是援沪的第6天,每天像个旋转的陀螺一样忙到深夜。今天总算抽出了点时间,想简单写点啥……
全国多地突发疫情,大家见面三句不离疫情新进展。作为一名医院感染管理科“老兵”,能发挥一点作用,我觉得责无旁贷,毅然披上战袍,再度出征。
疫情出了考题,广大医务人员必须答题。我一定会带领好这些年轻医护人员,继承和发扬攻坚克难、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稿件来源:大江网、江南都市报
网页链接:https://jiangxi.jxnews.com.cn/system/2022/04/19/019602312.shtml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