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3068301
当历史的车轮驶过沧桑岁月,后世岐黄或许会这样形容今天:一门历经数千年的古老医学正重焕光彩,一项与中国式现代化价值同构、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血脉相连的中医药事业正扬帆远航。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这一重要论断,思接千载、鉴往知来,明确指出民族复兴的实现路径——中国式现代化。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着才知道。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道路选择,只有立足中国国情、紧扣中国实际,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这也恰恰能够解释,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甚至优于西方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时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正与上述论断相应和。
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医学体系和范式,中医药形成于中华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融于华夏文明血脉,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其鲜明的“中国烙印”,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相同构,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相呼应,将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助力。
在社会民生领域,中医药具有更广泛的人民性,能够服务巨大规模的人口,特别是弥补基层医疗服务短板。中医药起源于人民生产生活实践,不过多依赖仪器设备,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凭着“一根针、一把草”的“简便廉验”特性,就能实现对人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关照。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能与西医药形成优势互补,构建起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健康效益,降低卫生成本,造福人民健康福祉。
在经济和生态领域,作为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具有全产业链优势和天人相应的价值取向,中医药健康产业、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中医药健康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相衔接的一大助力,还能促进中药产业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实现共同富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能唤醒国人沉睡的中华文化基因,强化历史自信、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无论是药到病除的苦口良药、化病为安的施针妙手,还是闪耀在世界医学舞台上的“呦呦青蒿”,新时代的中医药正以前所未有的风貌,重铸中国人的中医药自信,重塑中国人的精神脊梁,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而在对外交往领域,作为人文对外交流的靓丽文化名片和共商共建共享的重要卫生健康资源,中医药是连接中外的桥梁纽带,能够进一步促进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特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挑战,中医药对于加强国际抗疫合作、提升中国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药的多元价值和社会功能,均与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相契合,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价值和作用,是新时代中医药人光荣伟大的使命。
旗帜定航向。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中医药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中医药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同题共答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时代答卷。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稿件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09679
责任编辑:袁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