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电话

0791-83068301

你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推进中医医院适老化改造

发文单位:中国中医药报   日期:2022年12月01日   文章浏览击数:218

本报讯(记者张昕)日前,四川省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资阳市“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等七大主要任务和三条保障措施,明确到2025年,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规划》提出,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支持针灸康复中心和医养结合中心建设,推动“两专科一中心”、区域中医康复次中心建设,深化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联体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占本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不低于25%,至少10%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中医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全面推进中医诊所备案制管理,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诊所组建团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市级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完善县级质控站的建设。支持中医特色护理门诊建设,严格落实中医护理工作指南和操作规程,开展辨证施护。

《规划》明确,强化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黄帝内针等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支持建设一批黄帝内针工作室。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促进专项行动,推广15种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探索开展中医家庭病床康复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按照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开展临方加工。探索中西医协同服务,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医师应接受必要的中医药继续教育,使之具备本专业领域的常规中医诊疗能力,逐步做到“能西会中”。

《规划》要求,建立健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领导、调度机制和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全程参与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市中医医院托管的新冠肺炎亚(准)定点救治医院的建设和管理,强化急诊科、肺病科、心脑病科、重症医学科和负压病房、实验室等建设,全面提升市域重大疫情中医药综合防治能力。强化中医应急专家团队建设,完善中医急诊临床诊疗方案。

关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提出,实施骨干人才培训,持续开展“读经典、做临床、育人才”活动,定期开展市级名中医评选。优化中医药专业职称评价,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长期在基层服务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加强中医药活态传承,支持名中医学术传承,建设一批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到2025年,建设省、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10个。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机关、进单位、进社区、进校园、进家庭,进企业、进军营“七进”活动。

《规划》强调,提升中药材种植规范化水平,建设一批食药两用和优质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白芷、枳壳等道地药材。加快资阳中药产业园建设,支持中药企业开发中药新品种及传统验方。推进中医医院适老化改造,加强老年病专科建设,建设老年友善医院。结合打造“长寿之乡”“石刻之乡”“柠檬之乡”“陈毅故里”四张旅游名片,推动中医药文旅、农旅、康旅等深度融合。

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方面,《规划》提出,支持打造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沉浸式体验区。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讲座和实践活动,举办“我是小小中医师”文化体验活动,支持各类医疗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建设中医药文化展览馆和服务体验区,加强资阳中医药文化资源梳理。

涉及中医药发展支撑,《规划》明确,优化中医药法治环境,加快建设中医医疗“三监管”平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有专人负责中医药疾病预防工作,将中医药内容纳入到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和健康教育相关工作中。加大中医备案诊所和中医医疗广告监管力度。建立持续稳定的中医药发展多元投入机制,设立发展中医药专项资金。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稿件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12496

 责任编辑:袁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载 (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