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3068301
本报讯12月1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线上召开。大会以“中药监管科学与产业促进”为主题,围绕“十四五”时期中药新药注册管理新政策和管理办法,聚焦科学监管和中药新药研发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遇进行深入交流和研讨。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主任胡镜清,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方维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临床药理分会秘书长、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院长张俊华主持大会开幕式。
张伯礼表示,中医药经数千年的传承发展,不断在慢病、重大传染病的治疗中彰显优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在疫情防控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就是很好的证明。他表示,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健康需求的新期待,不断发掘中医药的临床价值,将中医药的疗效说明白、讲清楚;要不断完善中医药科学监管的体系,服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他建议,在充分认识中药特色和规律的基础上,吸纳国际经验,形成适应我国医药监管发展需求的科学制度;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突出科学性的原则,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要注重系统思维,全过程全链条地加强中医药科学的监管。张伯礼表示,中国正在开拓一条植物药评审的新路子,希望中医药行业的专家对当前中药监管问题提出真知灼见,为推动完善科学合理的中药监管制度改革贡献智慧。
方维表示,广东省药监局在全国率先实施药品监管综合改革,出台多项鼓励支持措施,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药监局将继续创新监管方式方法,鼓励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中药新药研发和高质量制造;不断加强改革协同,多部门、全链条合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持续推动粤港澳三地中药产业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中药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
陈俊峰表示,中药临床药理分会要强化智库作用,加强学术交流,积极组织多学科团队合力推进中药监管标准、工具和方法的研究。胡镜清表示,希望全行业能聚集多方智慧,通过转化与深化研究的方式,将已有成熟优质的中医药标准经验,运用到中药的研发与中药的监管科学体系中。
会上,相关专家围绕临床疗效的多元证据、中药监管科学引领临床药物研发高质量发展、药品综合评价现实意义等主题作报告。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杨悦分享了美国药品监管科学新进展及中药监管决策思考。
大会还设置了中药监管科学的挑战与路径、“三结合”证据体系下中药新药研发的关键问题两个分会场,10位专家以线上直播或录播形式在分会场进行交流。并开展《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沙龙,120余位学者在线上就四种中药注册分类实施路径与难点和上市后变更关键问题的思考展开讨论。
会议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科技发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才交流中心)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理分会、广东省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承办。(苏晓秋李玉波柏冬)
稿件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稿件链接:http://www.cntcm.com.cn/news.html?aid=213271
责任编辑:袁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