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1-83068301
“中医药是我国独有的生命医学知识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上海市委会原常委、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说,中医药受到世界学术界的关注,因为基础领域的一些问题对于破解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机制可能具有重大意义。
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吴焕淦说,在中医药基础研究领域,有一些科技项目因为规划、力度、纵深上的不足,难以进行深入研究并完成转化。因此,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吴焕淦带来一份关于尽快启动新时代中医药基础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建议。
他介绍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研究设立国家中医药科技研发专项、关键技术装备重大专项和国际大科学计划”。在新时代下,我国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国,应有能力、有决心从中医药出发引领全球解决一些健康领域的关键问题。因此建议尽快将中医药基础研究纳入国际大科学计划体系,加快启动新时代中医药基础研究国家大科学项目论证。
“中医药领域仍藏有很多富矿有待通过研究发掘”,吴焕淦说,中医药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体系,与国际医学健康领域的前瞻议题多有契合之处。新理论新共识不断在国际范围内被“重新发现”,“这提示我们,中医药在基础研究与转化能力方面还有发展与进步的空间。”
吴焕淦进一步分析说,在中医药领域,我国具有领跑国际的优势地位,具有开启相关研究计划的基础条件,因此从中医药的国际发展和话语权来说,都需要积极实施以我为主的大科学计划,以引领中医药的学术发展。
就此,他建议尽快遴选一批对于人类健康有重大影响,同时中医药具有深厚理论实践优势的大科学问题,问题应当具有前瞻性、实施难度较大、转化价值较高、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共同攻关。在此基础上,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先期资助一批团队对相关问题进行长期、深入的基础研究,实行国际以及跨学科合作;在此过程中吸引国际领军的科学家、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加入,优化中医药基础研究的全球布局;将中医药基础相关的学术交流与支持引入当前我国重点参与、主导的多层次国际合作规划中,通过对外交流向国际学术界普及中医药基础研究领域的成就和发展方向,创造更多的学术共识基础,以期为新时代下中医药基础研究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开展铺下道路。
稿件来源:澎湃新闻
稿件链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269586
责任编辑:陈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